您现在的位置 :

首页  >  资讯 >  > 正文

儿童心理咨询:孩子共情能力强,关键在这三点

时间 :2023-08-16 14:37:31   来源 : 腾讯网

儿童心理咨询:孩子共情能力强,关键在这三点

一位妈妈和我分享了7岁儿子近期的两件趣事:

01

看电视剧《我们的婚姻》,当看到女主为了平衡工作与家庭,太累而崩溃大哭的情景时,儿子黯然伤神,


【资料图】

父母问怎么了,他没说话,默默走到书桌前写了一张小字条:爸爸妈妈,以后我能做的家务我都做了。

父母恍然大悟,原来儿子在看这个电视剧的过程中,发现了大人的艰辛与不易,心疼父母,所以他要帮父母分担家务。

02

晚上儿子说:爸爸做的面比妈妈做得好吃。

妈妈问:那以后都让爸爸做好嘛?

儿子竟然说:妈妈你也要为家庭付出,不可以全部是爸爸做,不然家里没有温暖感。

听完我的第一反应就是:哇,这孩子好懂事,好贴心。父母该有多么欣慰啊。

之前不少家长抱怨现在的孩子不知道感恩,不体谅父母赚钱的辛苦,不愿意帮父母分担家务,对父母的付出熟视无睹,不知道如何心疼父母……

相比这样情况,这对父母可真让人羡慕。

更让人羡慕的是,这个孩子身上珍贵难得的品质——共情能力。

孩子妈妈也说,孩子平时就挺会照顾人情绪,从小就会为别人考虑。

所谓共情,就是一方对另一方内心世界的理解和体验。

所谓共情能力,就是一种能设身处地体验他人处境,从而达到感受和理解他人情感的能力。

共情的表现主要有这些方面:

1.“己所不欲,勿施于人”。

2.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。

这个孩子为何共情能力那么强,其实仔细一想,并不奇怪。

因为,这对父母在亲子教育上,其实是有很多方面是值得大家学习的。

NO. 1

夫妻感情好、和睦的家庭环境

共情,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情感;共情能力强的人,首先内心是温暖的,感情是流动的。

生活即教育,父母作为孩子最亲密和最离不开的人物,他们的言行举止都直接影响孩子的成长过程。共情能力强的孩子,内心的温暖和体谅是从父母那里学来的。

这对父母性格温和,夫妻感情甜蜜,非常懂得共情和体谅对方。很少听到他们有指责抱怨或吵架,当孩子出生,爸爸的参与度是非常高的,甚至孩子更黏爸爸多一些。

父母在和孩子的相处中,带着一颗童心去理解儿子、陪伴儿子、共享喜乐,他们的关系是平等的,父母都全心全意爱着儿子,儿子也全然地感受到了这深厚的爱。

爱就在生活的点点滴滴里,父母和孩子总是一脸幸福洋溢。

孩子在父母的耳濡目染下,自己的成长目标也靠近这个方向。

NO. 2

尊重孩子、理解孩子

具有共情能力的孩子,在成长的过程中,TA的喜怒哀乐是可以被看见和理解的。

这对父母让人印象非常深刻的一点是:非常尊重孩子,也愿意耐心地走进孩子内心。

当孩子莫名其妙发脾气哭闹时,他们会非常耐心地询问孩子:你不开心是吗?那你哭完和妈妈说说,我们会陪着你。

当孩子心情慢慢平复,再询问:可以告诉妈妈,你为什么哭闹吗?是因为刚才XXX对吗?如果是你可以告诉妈妈你不开心了,而不是躺地上哭闹。觉得不开心,可以说出来,说了妈妈就懂了。

上兴趣班、买衣服、文具等等,很多时候,父母都会非常认真地了解孩子自己的想法和需求

针对孩子的一些坏毛病,父母会温和地指出并加以引导,很少用命令或者强硬的语气对待孩子

可以感受到,孩子是被很用心、共情地对待的。

很多孩子没有共情能力,是因为在家庭没有被好好地共情过。

“她就是一个小孩子,她的感受不重要。”

“孩子是不会累的。”

“孩子哪会有烦恼?”

不少人在成长过程中,或多或少都听过以上这些话。

缺乏共情能力的亲子关系,有多可怕?

因为是小孩子,所以感受不仅不被在意,还被否定。

孩子想必也是非常失落、压抑又无奈的,久而久之,有些人再也不愿意与父母说心里话了,甚至不再感受同样的情绪。

一个人失去共情的能力,也就失去了幸福的能力。

有些家长把自己的意愿强加在孩子身上,孩子要么叛逆、反抗,要么被动屈从而缺乏鲜活的生命力,久而久之抑郁了,甚至影响人格健全。

NO. 3

60分父母,让孩子做自己

所谓“60分的父母”,是指既不要对孩子完全不管,关注度也不要超过60%。

父母既不能让孩子自生自灭,也不能过于保护,变得弱不禁风。而是让孩子知道危险,最终学会保护自己,远离危险。

这是孩子成长的需要。

这对父母被朋友笑称为“懒爸懒妈”,因为儿子才2/3岁便学会了自己洗澡、自己刷牙、自己吃饭、自己穿衣服。

当他再长大一些,已经会自己洗碗、扫地、收拾玩具、整理床铺了。

这个孩子很开心地去尝试,经常说要“自己来”。而父母也“乐得清闲”,不焦虑、不慌张、不束缚,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,也常常鼓励他去探索、尝试,获得生活的体验,培养抗挫能力。

孩子做自己的需要是被满足的,这样的体验和感受,有时胜过千言万语,不仅让孩子经历了成长中的乐趣和挫折,也让孩子成长为一个情感丰盛、情绪稳定的人。

对孩子多一些尊重,少一些禁制,留一些空间,像对待朋友一样,与之平等相处。

这样的爱与自由,或许才是成长所需的土壤。

标签:

推荐文章

X 关闭

X 关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