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现在的位置 :

首页  >  资讯 >  > 正文

资讯推荐:优化产教融合路径 助推湖南职业教育提质升级

时间 :2023-04-20 11:22:28   来源 : 湖南日报

产教融合是现代职业教育的重要特征,也是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前提和保障。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“推进职普融通、产教融合、科教融汇,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”,为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明确指引。当前,湖南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正处于从“产教协同”迈向“产教共生”的转型关键期,应抢抓机遇,优化产教融合路径,助推湖南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。


【资料图】

精准匹配

提升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精度

近日,省人社厅编制《2023-2024年湖南省技能岗位紧缺职业(工种)目录》,共包含60个职业(工种),既有传统生产类工种,也有不少新就业形态职业,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专业与产业不匹配问题仍然存在。细化专业与行业、产业、企业、职业“五业”之间的精准匹配是问题破解之道。

开展需求调研,为精准匹配夯实基础。基于专业群随产业链发展变化动态优化的原则,制定调研实施方案,对技能人才需求现状进行广泛调研。组织相关专家、学者、技术人员进行职业能力分析,把握产业对技能人才的能力需求。

做好顶层设计,为精准匹配绘制蓝图。在广泛调研基础上,职业院校协同有关各方共同编制产业与专业、企业与学校、职业与学业的匹配方案,成体系地推进“五业”深度融合,确保在顶层架构上与产业用人需求保持高度一致。

加强过程管理,为精准匹配创新机制。面向区域经济发展,适时调整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,实现专业设置与岗位需求动态匹配;建立职业教育学科动态调整的课程体系和活页式教材使用机制,及时将新理论、新技术、新工艺、新产品更新到教材和课程中。

强化管理

提升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深度

新形势下,职业教育要深化产教融合、优化类型定位,须进一步夯实能力基础与质量保障。

变革育人方式创亮点。创新项目化课程体系,通过校企合作共同设计“厚基础、宽口径、重能力”的课程体系,对专业核心课程和实践课程进行项目化改革,把企业生产项目作为案例教学、实习实训、创新创业、毕业设计选题来源;创优现代学徒制,坚持工学结合,加强现代学徒制项目设计与管理,致力于打造湖南特色现代学徒制。截至2022年12月,我省发布现代学徒制试点案例139个,10所职业院校通过国家第三批现代学徒制试点项目验收。

丰富办学模式创特色。我省职业院校应在主动对接“三高四新”蓝图的基础上,结合各自办学特色,采用共建产业学院、企业学院、职教集团以及“引校进企”“引企驻校”“校企一体”等多种形式,建设校企命运共同体;鼓励已认定的产教融合型企业积极以股份制、混合所有制等形式探索举办职业教育、深度参与职业教育,持续拓展校企合作的深度和广度。

推进产教融合创品牌。我省职业院校应以“楚怡”行动为抓手,因时、因地、因产制宜,打造集教育教学、职业培训和职业技能竞赛等于一体的产教融合基地,充分发挥基地在科学管理、教学改革、机制创新、生产性实训等方面的示范辐射作用,打造有湖湘特色的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品牌。以湖南(株洲)职教科技园为例,园区已有10所院校入驻办学,建成轨道交通、化工、汽车等30多个产教融合实习实训基地,6个国家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和7个省级职业技能竞赛基地,在校师生逾10万人,每年培训20万人次,其中60%毕业生选择在省内就业,已成为我省职业教育发展的一张亮丽名片。

深化服务

提升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效度

教育部今年启动实施“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推进工程”,聚焦提升职业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。职业教育可着重从三方面入手,深化对产业的服务。

为产业发展提供人才资源。职业院校应瞄准区域产业链上延伸的新兴产业、高端产业和人才紧缺产业,与头部企业共建导师团队,鼓励师生与企业员工共同将教学、实训、竞赛和创新创业活动有机融合,构建“学训赛创”融合的应用型实践育人体系,为产业发展输送更多“专家型”“能手型”人才。

为行业发展提供培训平台。职业院校应着眼行业人才提质强能需求,为行业创设多元化培训平台,以“行业企业不同岗位个性化培训需求”为牵引,以“个性化、定制化的培训产出”为目标,研发“培训需求调研-培训方案设计-培训课程开发-培训项目实施-培训效果评估”的标准化流程,让职业院校成为扩展行业人才规模的“孵化池”和培养领军人才的“加油站”。

为企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。充分发挥高职院校技术技能优势和研究创新优势,采取项目合作、专项调研等方式,对企业的组织结构调整、产业转型升级、工艺技术改进、市场营销策略等方面提出专业意见,为企业运营和发展把诊问脉、把关定案,助力企业不断提升综合质量效益。

(谌湘闽,作者单位: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)

标签:

推荐文章

X 关闭

X 关闭